致癌食物



1港式燒臘+優酪乳=致大腸癌危機

  燒臘所含的亞硝酸氨原本就有致癌的疑慮,而優格或優酪乳會讓腸胃中的正常菌種加倍,加強對亞硝酸氨的吸收,增加致癌機會。雖尚無臨床實驗証實,但生命寶貴,別開玩笑。



2玉米、吐司+大火燒焦=致腸、胃癌危機

  碳水化合物(如含澱粉類食物)經煙燻後,焦黑處會產生致癌物質。另外像燒炭火烤肉、煙囪裡的煤灰、空氣的廢氣都有相同的害處。小建議:燒烤食物時最好用錫箔包起來,避免食物跟炭火直接接觸。



3花生+時間空氣=致肝癌危機

  花生、玉米等豆、榖類放久了或儲存不當,很容易長徽菌,且肉眼不易看出。發霉後產生的黃麴毒素會導致肝癌。小建議:食物要密封存放好,食用時若聞到不新鮮的怪味,就該丟棄,別為了節儉因小失大。





致癌的食物



 

所謂的致癌食物,是指含有致癌物質或被微量致癌物污染的食物,甚至有促進癌症發生的食物也包含在內,這些食物平時要避免攝取。

 



高油脂食物



脂肪是最明顯促進因子,研究中發現不論是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太多脂肪攝取會增加癌症發生率。

市面上有許多將原有脂肪降低,以低脂為號召的食品,許多人以為這類食品可以多吃也沒有關係。實際上低脂食品吃多了,也可能會攝取超量油脂。另外容易為人所忽略隱藏在食物中油脂,例如:巧克力、冰淇淋、沙拉醬、洋芋片等,這些食物要少吃。



為了降低食物中油脂攝取量,我們吃肉要吃瘦的,切掉能看到的肥肉,家禽類的皮也不要吃。烹煮的時候盡量不要加油,盡量用蒸、煮代替高溫的炸、煎、燻、烤的烹調方式。



 



發酵、發黴食品



發酵、發黴食品易受黃麴黴菌的污染,而產生極強的致癌物質黃麴毒素。

黃麴黴菌主要寄生於玉米、花生、稻米、小麥等糧食身上使之發黴。台灣地區以花生、玉米及醬油相關加工製品污染最嚴重。黃麴毒素會使肝細胞突變產生癌細胞,病毒性肝炎只是促進其生長及繁衍。所以預防肝癌之首要即是避免攝取食物中黃麴毒素。如果食物放久了發黴,一定要捨得丟掉。



 



添加物



食物為了美觀,口感或延長保存期限都會添加不少化學物質。但有些廠商為了省錢,添加的化學物質是不合法的、有毒性的、甚至還有強烈致癌性。所以選擇加工食物時,盡量選擇沒有色素的食品食用,同時專業有信譽的工廠其產品較有保障,也要隨時注意食品標示是否清楚,盡量多吃新鮮的食物,避免常食用加工或貯存的食物。



 



農藥殘留



農藥殘留普遍的存在於五穀雜糧、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多吃水果有益健康,但是消費者會擔心另一問題,就是農藥殘留的問題。

任何化學物質對人體傷害不容忽視,儘量藉由清洗、烹調以及人體本身解毒功用亦可降低危險性。水溶性農藥,在噴灑時經過日曬雨淋容易清除,至於非水溶性農藥在使用前因加入界面活性劑使其易溶於水,所以在食用前,用清水多沖洗幾次。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利用清潔劑清除殘留農藥,卻又容易造成清潔劑殘留的問題。最近農委會及農林廳聯合編印小冊,指導民眾如何選購蔬果及清洗蔬果,其中麵粉是不錯洗劑,但不推薦鹽及清潔劑。先將水果用水沖去雜質,再灑上麵粉,充分搓揉,使麵粉遍抹在果皮上,再用清水沖洗兩次,即可放心食用。此外,消費者要避免接觸同一類農藥,應選購多樣性,並向不同菜販購買,分散農藥殘留危險性。



 



包裝與容器



許多食物本身是健康的,但是經過運送、包裝、烹煮、裝置容器的過程中,可能會變得不乾淨、有毒,對人體健康產生傷害。有時候污染物是致突變或致癌物質,長久食用下來,也有可能會產生癌症。

塑膠(PVC)容器:以塑膠袋裝熱食、塑膠杯裝熱水等,這些容器在加熱或包裝熱食時或長期裝置食物時最容易釋出致癌物質。

保麗龍碗裝熱食:利用保麗龍碗裝盛熱食超過70℃,則會將有毒物質釋出。所以不要吃保麗碗裝的泡麵,以及任何熱食。以紙容器裝置食物,要注意是否有螢光物質殘留,因為螢光物質也可能是一種致癌物質。

重金屬釉的碗、盤食器:食器盛裝食物的內面色料在陶瓷石器製造中當作釉料及花飾,如果色料畫在食器內面,或燒製過程中時間及溫度控制不當,會造成重金屬的色料,會溶入食物中而被攝食,讓毒素在體內蓄積,對健康造成危害。

保鮮膜經由微波加熱:食物盡量不要以保鮮膜加熱,因保鮮膜材質最高可耐熱至130℃。若超過時,在加熱過程中釋放有毒物質,為了安全,萬一要用保鮮膜時要注意;a. 保鮮膜應該與食物保持3公分以上安全距離,或用牙籤在膜上刺幾個小洞,以防保鮮膜緊貼食物;b. 可在微波爐放一杯水,以防食物變硬;c. 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受熱會產生高溫都不可以使用保鮮膜。



 



菸、酒、檳榔



吸菸是肺癌元兇,因為煙焦油中的致癌物如多環芳香烴化合物、亞硝基等化合物,這些致癌物主要是作用於細胞遺傳物質DNA,導細胞突變而引起癌症的發生。吸菸的人如果伴隨有喝酒、或吃檳榔,則有加強的作用,使罹患癌症比例大幅增加。

酒精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少攝取,因長期喝酒會引起全身性傷害,因酒精是一種很好溶劑,使致癌物質穿透深層組織,使致癌性大增;喝酒常會發生營養攝取、吸收及利用減少,維生素、礦物質的大量排出,以致免疫功能減弱,也會影響肝細胞對營養轉送,如此更加重營養不良情形;酒精會引發肝炎、肝機能不良或肝硬化,使肝臟無法將致癌物質分解,使癌症發生率增加。



檳榔是引起口腔癌及癌前期口腔黏膜的強烈致癌物質。檳榔中的縮合鞣酸、檳榔鹼及黃樟素都是致癌物,在口腔中會釋放自由基,破壞口腔拈膜細胞基因,引起基因突變而啟動細胞癌變過程。



為了有效減少得癌機會,必須戒除酒、煙、檳榔。



 

癌症患者因疾病或接受抗癌治療而造成的各種症狀及飲食改善方法

參考資料 http://www.doctor.com.tw/yuan/column3_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P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